在今日第十八届北京车展中,以“新时代·新汽车”为题的背景下,已经上市且交付近一个月的小米SU7(参数丨图片)俨然是整个展馆中的“新顶流”。事实上,小米SU7作为姗姗来迟的新品牌,从3年前宣布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倒后来“挖角吉利”,再到上市前被“吉利围堵”的网友制图,足以见得无论是在产品定位、价格区间抑或是人员调动,吉利集团和小米汽车,就被一众网友、媒体同行,摆在了“对垒”的位置。 这种针锋相对,从极氪007上市到极越07亮相,都让吉利与小米入驻了名为“新能源流量池”的位置。而今日,吉利汽车与百度集团联手打造的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再次以“7”之名,与小米SU7对垒。极越07,被冠名“最美7系” 在极越官微中,对于数字“7”的命名有其官方说法的解释:7是一个拐点,像是一个开关按键,也像极越07车上打开的大掀背。事实上,作为车展中亮相,意图以“颜值破圈”的极越07,确实有夺下“2024最美7系轿车”这一头衔的潜力。 在实车观感中,极越07最瞩目的,无疑是以「超大深度冲压成型工艺」成就的侧围成型深度,让光影和线条感更为深邃,变化更丰富,无门把手设计也让侧面造型一气呵成,高光线条全无中断,整体形成了一种豪车观感。 细看极越07获得红点奖和iF奖的中国汽车原创设计,极越07前脸框架依旧是封闭式的设计于眼,而两侧灯组通过U型日行灯带相连,在“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中,极越07连隐藏式门把手也消除掉,而如今主流采用的突兀“犄角式”激光雷达,在极越07上将双激光雷达巧妙地嵌入前保险杠的灯组内部。 在熟悉的“蚌式机盖”装载上,极越07拥有同级视觉效果最窄的轮组翼子板厚度,车头造型与极越07拥有的饱满曲度腰线延续到了车尾。掀背式的车尾造型还配备了可升降运动尾翼的装载,显然这是“7有所指”的又一点针锋相对。 整体来看,极越07以“7”造型的A柱角度和大掀背式的造型,塑造了官方所说的“维纳斯曲线”,隐藏式摄像头、纯平无门把手的智能、水切线的曲度造型,在极越07的极致极简设计语言上,即彰显出“新时代·新汽车”的北京车展主题,又没有陷入“新能源同质化”的怪圈。 且相较一众新能源车企以“为了风阻系数而牺牲设计”的借口,极越07在保证原创性和设计性的同时,实现了Cd 0.198的风阻系数。在升降式运动尾翼方面,>时速95的主动驭风,和<时速65的融合于风,是极越07在AI格调,动静之间的体现。 车友观察:以“7”观全局,纯电动车的激烈争斗 如今随着极越07的亮相,纯电动产品的“7系”之争无疑更加激烈。 首先在吉利内部,极氪007以三电系统、机械素质,自2023年末上市即4个月斩获15,570辆销量;领克07 EM-P的插混式新能源产品,更是以超级增程插混技术EM-P辐射年轻消费者用户的购车选择; 其次在小米方面,其在通讯用品的口碑,在家电领域的行业整合能力,在人车家体系的积累,使得其首款车型小米SU7登场即“顶流”; 另外在虎视眈眈的鸿蒙智选体系方面,此前华为与奇瑞的联合打造智界S7,因交付问题,使得这款本被寄予厚望的华为车BU纯电动车型在本月中旬重新上市,据闻已经构建了“1分钟下线一台车”的工厂实力; 最后在极越07方面,其发力点无疑落在吉利汽车与百度集团融合车与智能的突破。在3月25日极越AI DAY 2024技术大会上,极越展示了百度三项最新AI原生科技——自动驾驶、车道级地图、人机交互。 极越CEO夏一平先生曾表示,因为AI数据迭代的飞轮一旦起来之后,成长是非常快的,不给后来者超越的机会。 如今,极越在背靠吉利汽车集团的体系下并不需要顾虑三电系统和机械素质的打造,只需要在实现“完整智能车”这条道路上狂奔发力,不给后来者超越的机会,那么就能够如昔日的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一般,吸引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最后成就智能电动车“第一选择”的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